各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:
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?!比伺c自然是生命共同體,人類的行為須遵從大自然的規律與法則。工業革命以來,化石燃料的大規模使用推動了社會的進步,但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問題。其中,為應對氣候變化,全球氣候治理已達成共識?!栋屠鑵f定》代表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方向,是保護地球家園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動,各國必須邁出決定性步伐?!?060雙碳目標”是我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,也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。
為完整、準確、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碳達峰與碳中和的重要講話精神,深入挖掘低碳零碳能源與技術的創新想法與理念,孵化創新性的關鍵技術與顛覆性構想,推動雙碳目標普及,零碳未來創新大賽應運而生。大賽面向國內外高等院校在讀學生,旨在為優秀學生提供廣闊的創造平臺,助其拓展學術視野、提升綜合素質、培養科學精神。
2021年,首屆零碳未來創新大賽由哈爾濱工業大學成功承辦,在國內眾多知名高校和科研單位的積極參與下,迸發出絢爛的創新火花,展示了青年一代的獨特才華?,F將第二屆零碳未來創新大賽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:
一、大賽主題
創新驅動,零碳未來
二、大賽組織
主辦單位: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
承辦單位:哈爾濱工業大學
三、大賽內容
緊扣大賽主題,作品包括實物制作(含模型)、軟件、設計、創意、實驗等,體現新思想、新原理、新方法以及新技術。
四、參賽規則
1.參賽對象:本大賽的參賽對象為國內外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在讀研究生或者高年級本科團隊。鼓勵以團隊形式參賽,各參賽隊不超過4人,聘請指導教師1-2人。鼓勵學科交叉,優先支持不同專業學生組隊、不同專業教師聯合指導的團隊。
2.選題范圍:圍繞深入而廣泛的學科交叉,關注低碳零碳創新技術應用及研發、延申產業創新技術研發及應用,包括(但不限于)以下幾個方面:
① 減排、零排、負排的能源生產相關技術;
② 零碳能源輸運相關技術;
③ 減排、零碳能源利用技術;
④ 低碳、零碳的儲能與轉化技術;
⑤ 其他實現“雙碳”目標的相關技術。
3.參賽要求:
① 參賽項目須為原創性創新項目,不存在知識產權爭議,因知識產權引起的任何實際侵權責任由參賽選手承擔;
② 所有參賽作品均不得涉密,或須做脫密處理。因作品引發的泄密問題,由參賽選手承擔責任;
③ 參賽作品的項目報告書為比賽最終評比材料。設計方案、數字模型、動畫、視頻、研究報告等可作為附件一并提交。如作品包含實物模型,在初賽時提供視頻材料,決賽時進行實物展示或視頻演示。
五、大賽日程與安排
1.項目評選
大賽環節分為初賽與決賽。
初賽環節根據選題方向和作品數量分若干小組進行,采取評審團線上評審的形式,從申請材料齊全性、項目領域相關性、項目創新性等方面對參賽項目進行初步評選。決賽采用現場答辯及實物演示的形式,按照“公平、公正、公開”的原則,由能源領域的專家委員會成員,對參賽項目進行綜合評價,大賽現場打分、現場頒獎。
2.時間安排
2022.09.13-2022.11.20 線上報名并提交作品;
2022.11.25-2022.12.05 作品初賽評選;
2022.12.15-2022.12.30 大賽決賽。
3.決賽地點
待定。
4.獎項設置
本大賽面向參賽作品設置一等獎、二等獎、三等獎和優勝獎,發放證書和獎勵。各等級的獲獎比例由大賽委員會根據參賽規模的實際情況確定。
六、投報方式
1.大賽作品提交郵箱:lingtanweilai@163.com
作品格式見附件1
2.大賽咨詢、聯系人電話:
鄧冰冰老師,18646087312
李彪老師,18003647770
于艷玲老師,15204622773
秦江老師,18945090686
高建民老師,13895753587
七、其他
大賽期間會視情況舉辦“零碳未來”創新發展科技論壇,邀請國內從事碳減排、碳中和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、企業屆人士參會。
附件:“零碳未來”創新大賽技術構想與方案項目申請書.docx
主辦單位: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
承辦單位:哈爾濱工業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
哈爾濱工業大學碳中和創新技術研究院
哈爾濱工業大學儲能裝備與系統聯合研究中心